千万不要忽视人工智能
玛丽·米克尔最新的336页人工智能趋势报告揭示了一个应该让我们既感到恐惧又感到兴奋的事情:人工智能并没有遵循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技术应用的规则。

电话花了 50 年才普及到一半的美国家庭。电视花了 30 年。互联网花了 23 年才达到 90% 的普及率。
ChatGPT?它仅用 60 天就拥有了 1 亿用户。
如果这还不能让你坐直,那就想想这个:我们正在见证人类文明历史上最快的变革,而我们大多数人仍然把人工智能当作手机上的另一个应用程序。
玛丽·米克尔最新的336页人工智能趋势报告是她自2019年以来的第一份重要分析报告,揭示了一个应该让我们既感到恐惧又感到兴奋的事情:人工智能并没有遵循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技术应用的规则。
1、打破物理学的曲棍球棒

把技术应用想象成往浴缸里注水。电话就像用茶匙:缓慢、有条不紊,需要几代人的时间。互联网就像用水桶:速度更快,但仍然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装满。人工智能?这就像有人拆掉了墙,让大海涌了进来。
ChatGPT 目前服务于每周 7 亿到 8 亿活跃用户,每天处理 25 亿到 26 亿条指令,年收入约为 30 亿到 40 亿美元(OpenAI 的年平均经常性收入 (ARR) 为 120 亿到 130 亿美元)。相比之下,谷歌花了 14 年时间才达到每日约 10 亿次搜索量,而 ChatGPT 的指令量仅用了 2 年就接近了这一水平。
但事情变得有趣且令人担忧的地方在于:虽然 ChatGPT 正快速走向盈利,但其背后的基础设施竞赛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烧钱。仅在 2024 年,六大科技公司(苹果、英伟达、微软、谷歌、亚马逊和 Meta)的资本支出就高达 2120 亿美元。这比大多数国家的 GDP 还要高,仅仅是用于建设人工智能的管道。
2、100亿美元悖论

人工智能革命的核心是一个美丽的矛盾:训练这些海量语言模型的成本正变得非常高昂。据Anthropic首席执行官称,到2026年,训练这些模型的成本可能高达100亿美元。这就像建造一艘新的航空母舰,只不过你不是在保卫领地,而是在教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
然而使用这些模型?仅仅两年时间,成本就降低了99.7%。
想象一下,如果法拉利花费100亿美元研发一款超级跑车,但每英里只需几美分就能让你驾驶它。这基本上就是人工智能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生成一百万个代币(大约75万个单词)的成本已从数百美元暴跌至区区几美分。
这种悖论正在引发一股我们从未见过的淘金热。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像 Cursor AI 这样的公司,在短短 25 个月内,年经常性收入就从 100 万美元飙升至 3 亿美元。这可不是增长,而是瞬间移动。
3、你的祖母为何使用 ChatGPT

数据中最令人惊讶的发现之一是人口统计:10% 的 65 岁以上美国人使用过 ChatGPT(比 2023 年翻了一番)。你那讨厌科技、还在打印电子邮件的叔叔?他很可能正在向 ChatGPT 寻求食谱建议。
Sam Altman 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老年人使用 ChatGPT 来替代谷歌,而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则将其视为人生顾问。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正在成为你的伴侣、老师、治疗师。《哈佛商业评论》发现,治疗和陪伴现在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最受欢迎的用例。
我们不仅仅是在采用一项新技术;我们正在从根本上重塑人类寻求信息、建议甚至情感支持的方式。如今,普通用户每天在 ChatGPT 上花费的时间高达 15-20 分钟,而一年前还不到 10 分钟。这意味着这 20 分钟并没有花在谷歌、Facebook 或与真人交流上。
4、不再是竞赛的竞赛
就在硅谷忙于争论人工智能是否被过度炒作之际,一件令人瞩目的事情发生了:中国的 DeepSeek 横空出世,其模型性能堪比 OpenAI,但成本仅为后者的 10%。2025 年 1 月,他们发布了一个开源模型,在高级推理测试中得分高达 93%,仅比 OpenAI 的最佳成绩低 2%。
地缘政治影响令人震惊。正如米克尔的报告所指出的,“人工智能领导力将决定地缘政治领导力,而不是相反。” 这并非夸张。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已经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他们不仅仅是在追赶;他们正在构建一个完全并行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开发者正在放弃昂贵的开源替代方案的封闭模型。Meta 的 Llama 已被下载 12 亿次。这就像见证柏林墙倒塌,只不过不是政治自由,而是计算智能的解放。
5、就业市场的肮脏小秘密
以下是无人愿意承认的事实:自 2018 年以来,人工智能的职位空缺增加了 448%,而传统 IT 职位却减少了 9%。像 Shopify 和 Duolingo 这样的公司并没有建议员工使用人工智能,而是强制要求员工使用。Shopify 的首席执行官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写道:“反射性人工智能的使用现在已成为一种基本预期。”
但历史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转折:我们并非走向大规模失业,而是走向大规模转型。还记得当时每个人都担心 ATM 会取代银行柜员吗?最终,我们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银行分支机构和柜员,只是从事着不同的工作。
NVIDIA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此做出了精辟的阐述:
“你的工作不会因为人工智能而流失,而会流失给那些使用人工智能的人。”
6、界面之战:应用程序可能消亡的原因
或许,米克尔指出的最深刻的转变是:我们正在从基于应用程序的互联网转向基于代理的互联网。想象一下,你再也不用分别打开 Uber、Airbnb 和 Expedia 来规划行程了。相反,你只需告诉一个人工智能代理“计划我在奥斯汀的周末行程”,它就能在一次对话中处理从预订航班到安排行程和查找餐厅的所有事情。
最终胜出的公司并非那些拥有最佳应用程序的公司,而是那些拥有对话界面的公司。这就是为什么每个科技巨头都在拼命地将人工智能融入到他们的产品中。谷歌为 15 亿用户添加了 AI Overviews。Meta AI 的月活跃用户接近 10 亿。微软则将全部精力都押注在 Copilot 上。
7、底线:人工智能已然到来
我们一直在谈论人工智能,仿佛它即将到来。但美国银行的人工智能助理 Erica 已经处理了 30 亿次客户互动。不是数百万,而是数十亿。Waymo 的自动驾驶汽车在 20 个月内,在旧金山的共享出行市场中,其份额从 0% 飙升至 27%。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汽车已行驶了 40 亿至 60 亿英里。
人工智能并非即将到来。它已经到来,而且正在加速发展,正在改写从工作方式到思维方式等方方面面的规则。问题不在于是否要适应,而在于你是否能够足够快地适应。
正如米克尔的报告所总结的那样,这个精灵不会再回到瓶子里了。1995 年,聪明的投资者押注互联网。2007 年,他们押注移动领域。到了 2025 年,他们的赌注已经明确:人工智能将是唯一的王者。
这次有什么不同?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ChatGPT 将获得大约 1,500 名新用户。未来不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一步步到来的。
原文链接:AI Revolution Is Moving 10x Faster Than the Internet, And It's Already Too Late to Ignore
汇智网翻译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
